1、什么是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如冒充公检法、商家公司厂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等各类机构工作人员,伪造和冒充招工、刷单、贷款、手机定位和招嫖等形式进行诈骗。
2、常见电信诈骗手段
电话欠费诈骗:犯罪嫌疑人冒充电信局、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拨打事主家里电话,谎称“您家电话欠费”或“您涉嫌重大犯罪”,以事主个人信息可能被冒用、银行账户存款涉嫌洗钱或诈骗犯罪、存款有可能受到损失等进行恐吓,要求事主配合“公、检、法”及银行工作,用电话指挥事主通过银行ATM自动柜员机或柜台,将银行卡和存折上的钱转到骗子提供的所谓安全账号内实施诈骗。
冒充老师、同学、朋友或医生诈骗:其一:骗子通过非法途径获知当事人姓名、电话等有关资料,假冒老师、医生等身份发短信息给当事人,谎称更换手机号码,后再以该手机号码发短信诱骗被害人向骗子汇款;或者冒充同学、朋友、亲戚等,采取直呼其名或“猜猜我是谁”的方式,以“临时周转,急需资金”等为名,要求事主向指定账户转入资金。其二:骗子利用不法手段侵入当事人聊天群中,掌握受害人的聊天记录,待时机成熟之际窃取学校老师、同学的资料,冒充当事人向其他人发出汇钱的指令,骗取他人钱财。其三:骗子冒充当事人老师、医生和朋友等特定身份,电话或短信联系其家属,当事人因急于看病、遭遇事故、或因吸毒、打架等不法行为被抓,急需借钱为名,通过银行转账方式骗取钱财。
中奖信息诈骗:犯罪嫌疑人利用事主投机致富的侥幸心理,借助网络、短信、电话、刮刮卡、信件等媒介,发送虚假中奖信息,继而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邮资、税费为由,骗取钱财。
银行卡消费诈骗:犯罪嫌疑人发送“顾客你好!你已经在 XX 超市透支消费 XX元,垂询电话XX”或“你的XX银行卡在某商场刷卡消费 XX 元”等内容短信,当事主电话“垂询”时,几名同伙便分别扮演“银行”、“警方”、“银联管理中心”层层设下圈套,把钱转移到他们所谓的“安全账户”内。
贷款诈骗:犯罪嫌疑人针对需要小额贷款的群体,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发送虚假贷款信息,一旦有事主与其联系,则以收取贷款人保证金、利息等名义,骗取事主钱财。
冒用QQ/微信诈骗:犯罪嫌疑人事先通过盗号软件和强制视频软件盗取 QQ 号码使用人的密码,并录制对方的视频影像,随后登录盗取的 QQ 号码与其好友聊天,并将所录制的QQ号码使用人视频播放给其好友观看,以骗其信任,最后以急需用钱为名向其好友借钱,从而诈骗钱款。
网络兼职刷信誉诈骗:骗子在网上发布“兼职刷信誉,给予高额报酬”的虚假广告,先要求事主购买首笔订单,并进行少量返利,后以赚取更多提成为诱饵,诱骗受害人购买多笔订单,从而实施诈骗。
发布特价票信息诈骗:犯罪嫌疑人以手机短信或在网络上发布此类信息,一旦受害人与其联系,便以需要订金,一人在银行汇款等骗局骗取事主钱财。
3、防范电信诈骗“三不一要”
不轻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花言巧语, 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布设 圈套的机会。
不透露: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要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 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 如有疑问,可拨打 110 求助咨询,或向亲戚、朋友、同学核实。
不转账: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绝不向陌生人汇款、 转账。
要及时报案: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 供不法分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以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
学前与小学教育学院分团委网络媒体部
二零二零年十一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