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同学们更加深入了解四平的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接受传统教育,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学前教育系于2018年11月14日组织教师党员、学生党员以及青马工程班、学习筑梦班成员对四平一些标志性纪念区进行了参观。具体参观地点与路线为:梨树县博物馆、四平战役纪念馆、四平烈士陵园。
这些标志性纪念区记载了同一段历史,也是同一段不灭的情怀:“四战四平”。
“四战四平”是东北解放战争期间,1946年3月至1948年3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同国民党军队在四平街(今吉林省四平市)的四次作战。第一次作战为四平解放战,是东北民主联军为了夺取战略要地四平,同驻守在四平的国民党军队展开的战斗。 第二次作战为四平保卫战,是国民党新一军全面进攻四平,东北民主联军守城部队奋起还击,打响的四平城区保卫战。 第三次作战为四平攻坚战,是东北民主联军与国民党军决战于四平外围的战斗。 第四次作战为四平收复战,是东北人民解放军集中力量肃清四平国民党守军的战斗。 在四平四次作战中,国共双方累计投入兵力达94万余人次,总计作战时间长达63天。四平各次作战的得失都直接或间接地关系着国共在东北的全局性战略得失,因此,双方不惜投入精兵良将,鼎力相夺,攻守进退,互有胜负。四平在此期间几易其手,东北民主联军在四平之战中,以总计伤亡4万余人的代价共歼灭国民党军6万8千余人,最终掌控了战略要地四平。
这次寻访红色足迹的第一站我们来到了梨树县博物馆。
梨树县博物馆是东北民主联军四平保卫战指挥部旧址,位于吉林省梨树县梨树镇街北,俗称“林彪指挥所”,一个典型的清代四合院,占地面积12280平方米,原为清末黄河道尹张绍宇的私人住宅, 1946年3月至5月,东北民主联军四平保卫战临时指挥部设在这里。 在这里我们参观了林彪部署战略方针的石膏像、参观了林彪及家人住的房间、参观了当年梨树的地形复原图、参观了出土的文物,也参观了碑林。时光重叠,我们仿佛亲眼见到了林彪将军守卫四平的场面,感受到了林彪将军坚定不移的决心。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四平战役纪念馆。
同学们带着庄重的心情,井然有序的步入了纪念馆内。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红墙,上面刻着毛主席亲笔起草的给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林彪的电文:林彪同志,四平守军甚为英勇,望传令奖励;请考虑增加一部分守军,化四平街为马德里。毛主席的电文清晰明了,因此四平被称为“东方马德里”。随后,我们跟着一位讲解员的引导和解说来到了战史厅。在这个纪念馆最主要、最核心的部分,共展出“四战四平”时期文物500余件。同学们看到了士兵穿过的草鞋、刮胡子用的小刀、林彪部署战略方针的石膏像……一幅幅硝烟弥漫的图画、一件件历经战火洗礼的兵器、一个个精心布置的模型、一组组重现历史的视频把我们带回了那个年代,不朽的革命精神已成为一座永远的丰碑。参观的高潮环节是一段现场模拟当年四平战役的3D影像,画面上的飞机、大炮、机枪和背景音效的枪声,生动的再现了当时战役的气势磅礴,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参观者。从战事分析,到战略决断,再到战局扭转,充分展示了我党的睿智果断,以及群策群力的无穷力量。
寻访红色足迹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四平烈士陵园。
四平烈士陵园是为血战四平的烈士们所建,占地二十余万平方米。陵园城堡式的大门宏伟壮观,两头高大威武的雄狮座卧在大门两侧,把陵园衬托的庄严而肃穆。陵园的主轴线正中是一座由四把尖刀组成的四战四平纪念碑,在纪念碑底座上,镌刻着原全国人大委员会委员长彭真题写的“四平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围绕四战四平纪念碑所建的是烈士陵园的无名烈士墓,安葬着一万多名无名烈士,这些无名烈士墓也是国内最大的烈士合葬墓之一。临走前,我们面向纪念碑献花、默哀、并重温入党誓词,向无数烈士表达我们无限的敬意与哀思。
青山无语,丰碑永存。参观结束了,但是参观者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昔日金戈铁马的土地,已成为我们的红色教育大课堂。我们了解了“四战四平”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也更加敬重在战争中牺牲的英勇革命先烈,他们不朽的英名与光辉业绩将永远镌刻在中国的史册上。而作为党员和青马工程班、学习筑梦班的成员,我们更应把革命精神存之于心,践之于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前与小学教育学院学生党支部
二零一八年十一月十四日